入射光测光表和反射光测光表的作用及原理
1 入射光测光表
入射光测光表被摄物体处指向照相机,它测量照射到被摄物体上的光线而不是被摄物体的反光。由于测量的是光源的强弱,所以,这种测光方式不会因为被摄体的反射率不同而影响测量结果。其原理是照射到被摄物体上的光线也会同样地落到测光表上,这也是我们正在测量的光线。我们没有测量被摄物体本身的明暗值,而是测量落到被摄物体上的光线。测光表设计成可以指示正确曝光所需的曝光量,并且假设场景中包括从明到暗的平均影调范围。
入射光测光表在专业摄影工作中具有特别的应用价值,例如用于平衡摄影室照明。
2、反射光测光表
由于入射式测光表没有考虑物体反光率的变化,所以直接用于曝光参考会因此而带来误差。与之相对,反射光测光表使用得更为普遍,几乎所有数码相机的内置式测光表都是这种类型的。这种测光表对被对象的反射光线进行测量。当我们将镜头对准被摄对象的同时,也就将测光元件面对着被摄对象了。
测光表所对准的被摄物越亮,其给出的读数越高;所对准的被摄物越亮,其给出的读数越低。这似乎是最理想的测光方式,但事实并非如此,因为测光表不会思维!
二、愚蠢的测光表
测光表是愚蠢的,它不会思考,也不聪明。摄影者都是极具天赋的,因此我们应该利用聪明才智去指导测光表工作。
测光表所能做到的只是测量照射到其光电元件上的光线。但我们必须决定测光表应该“看到”哪些光线。我们必须保证测光表正在读取的光线是我们想要测量的光线。比如,我们想要为一个朋友拍照,该怎样确定其脸部的“正确”曝光呢?
首先,测光表“读取”的光线必须是从我们朋友的脸上反射过来的。所以,我们必须将镜头(或手持式测光表)对准其脸部。否则,测光表读取可能是包括大面积背景、衣服,甚至从背后直射过来的阳光。只有保证测到的光线是从脸部过来的,才能得到“赏心悦目的在面部影调”。
但,测光表如何知道什么是“赏心悦目的在面部影调”呢?它其实并不知道,只不过它在设计时被设定要还原出18%的灰色影调。
什么是18%的灰色影调呢?为什么不是25%灰色调、50%灰色调或是99%的灰色调呢?原因在于平均场景中的光线经过平均后得到的是大约18%的灰色影调,因此决定了18%的灰色调。
这时,我们可能马上又会想到许多问题。什么是平均场景呢?是一个滑雪道、海滩、霓虹灯还是一张脸?这张脸是饱经日晒的深褐色脸庞,还是斯堪的纳维亚金发女郎的娇艳的容颜,又或者是一张非洲黑人的脸呢?
正如我们前面提到的那样,测光表是愚蠢的。当我们将测光表对准一堆白雪,它将告诉我们怎样使得白雪呈现出18%的灰色调。同样,当我们将其对准一个煤球时,它将告诉我们怎样使得黑炭呈现出18%的灰色调。如果我们想要雪是白色的,炭是黑色的,就不能让测光表去完成了。因为它不会,所以我们必须自己去完成。
三、测光表是如何工作的
任何测光表的推荐曝光都是建立在这样的假设基础上的,即不管我们采用的数码成像,还是胶片,18%的反射率就是我们所想要重现的。
我们要意识到这一点:测光表不能作出明智的决断。正如我们前面所看到的那样,在测光表读取乌黑的炭或洁白的雪时,它其实是什么都不知道的(也不关心)。测光表总是给出一个推荐的曝光量,把黑炭和白雪都表现成为 18%反射率的同一色调。
我们还要意识到这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不管我们使用的是单独的手持式测光表还是内置式测光表,是必须匹配指针的读数还是调节LED指示灯即可,也不管我们是使用自动曝光的傻瓜照相机还是手动控制照相机上的测光表。无论何种类型的测光表都不具备思维能力,无法为我们考虑。测光表并不知道我们对准的到底的是什么东西,它所知道的仅仅是提供一个参考曝光量。不管测光表需要测量的是什么样的被摄物体,都会产生18%的灰色影调。
什么是18%灰色
我们之所以能够看到物体,要么是因为它们发射光,要么是因为它们反射光。我们能见到绝大多数物体都是由于它们能够反射光。反射的光线越多,物体也就显得越明亮。如果物体是完全乌黑的,它就不会反射一点光线,也就是说,它具有0的反射率。另一种极端的情况是物体是全白的,它将反射所有的光线,也就是说,它具有100%的反射率。
上述两种情况只是理论上的两个极限。所有的物体都处在这两个极限之间。18%的光线被反射所产生的灰色影调就是18%灰色,这也正是测光表校准后读取的值。这里再次假设影调是平均场景中物体反射率的平均值。
当我们说到每个测光表的推荐影调都是18%的灰色时,测光表真正测量的乃是光线的反射率。“反射率”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为了更好地理解它,请参见图5.9所示的灰色级谱。
左端所看到的是纯白,右端所看到的是纯黑。两者中间,是一系列梯级的影调,从左到右越来越暗。在这张灰色级谱上总共有11级,包括纯白。
这张灰色级谱与我们的测光表又有什么关系呢?关系可多了。科学家计算出“普通”场景中的光线“平均”为灰色级谱上中间影调的反射率——该影调位于纯白和纯黑的中点,即为灰色级谱上的中间影调。于是,通过简单的推理就可以得出中间影调应该反射投射到其上的50%的光线。测量表明,它实际上只反射了18%的光线(至于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我们还是留给科学家去解决吧)。在黑白级谱中,比如在这张灰色级谱中,这种影调就被称为“18%灰色”。
所以,这就是测光表所要测量到的魔幻数值——18%的反射率,也就是测光表校准后要读取的反射率不管物体的颜色如何,即不管物体是红的、绿的、蓝的还是其他颜色的,甚至是灰色的。然而,正如我们所看到的那样,对像雪那样明亮的物体或像炭那样黑暗的物体,使用测光表所产生的问题就不单单是测光表所能解决的了。
6、还有另外一种类型的问题测光表也不能解决。假设我们的模特站在海滩上,她的身后衬着明亮的蓝天。我们把照相机架在离她大约6米开外的三脚架上,以显出她的全身。现在我们通过照相机进行取景,并根据测光表的结果自动曝光,得到的照片很不满意。
这并不是我们所要的,测光表也没有出问题,测光表读取它所“看到”的东西——天空的光线,从水面和模特身上反射回来的光线——并将所有的光线平均,得到一张18%灰色调的底片。结果模特的面部却严重地曝光不足,因为测光表所读取的主要是天空和水面的反射光。
四、数码相机的测光模式
专业一点的数码相机都很可能具有多种测光模式。而这些测光模式,假如根据测光元件对摄影范围内所测量的区域范围不同来分类的话则主要包括点测光、中央部分测光、中央重点平均测光、平均测光模式、多区测光等几个大类。而无论采用那种测光模式,其目的都是希望拍摄者可以更为自由的根据实际环境来准确的确定正确的曝光量。
1、点测光
一般来说,在这种模式下测光元件仅会测量画面中心很小的范围。摄影时把照相机镜头多次对准被摄主体的各部分,逐个测出其亮度,最后由摄影者根据测得的数据决定曝光参数。这种测光模式大多应用于拍摄者希望将拍摄主体充分表现的情况下使用。例如在光线均匀的影室内拍摄人物,许多摄影师就会使用点测光模式对人物的重点部位,如眼睛、面部或具有特点的衣服、肢体进行测光,而着重表现其具有特点的部位,以达到突出主题的艺术效果来。